中国药学会
药葫芦娃 邮箱登录 加入收藏 English

科学普及

四季药师说 | 一到秋天就emo,药师带您对抗“悲秋”

来源:药葫芦娃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17

秋风渐起,树叶泛黄,不少人会莫名陷入情绪低谷——提不起精神、失眠多梦、食欲下降,甚至对平时喜欢的事也提不起兴趣,这就是常说的“悲秋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1121_副本.png

其实,这种季节性情绪波动背后藏着科学原因,药娃这就请药师来教您几招轻松应对。

一、为什么秋天容易emo

• 光照减少:秋季日照时间缩短,会抑制大脑中“快乐激素”血清素的分泌,同时促进“睡眠激素”褪黑素增多,导致情绪低落、昏沉乏力。

• 气温变化:早晚温差大,人体代谢和神经调节容易紊乱,可能引发焦虑或烦躁。

• 心理暗示: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的文化影响,让人们不自觉地把秋天和“萧瑟”“凋零”挂钩,强化了负面情绪。

二、4招对抗“悲秋”

1. 抓住阳光,给情绪“充电”

每天上午晒10~20分钟太阳,尽量选择 9~10 点的阳光(此时紫外线强度适中),避免正午强光晒伤,能促进血清素分泌,改善低落情绪。阳台、窗边都是好选择,晒的时候可以轻轻闭眼,放松身心。

2. 吃对食物,给心情“加分”

• 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(如燕麦、瘦肉、香蕉),帮助调节神经系统。

• 适量摄入富含Omega-3的深海鱼(如三文鱼、沙丁鱼),减少焦虑感。

• 避免过量吃高糖、高油食物,它们可能让情绪波动更大。

3. 动起来,把坏情绪“赶走”

每天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(如快走、瑜伽、跳舞),能促进大脑释放内啡肽(“快乐因子”),缓解压力。秋天适合户外散步,既能接触自然,又能活动身体。

 4. 调整作息,让状态“稳下来”

秋季宜“早睡早起”,每天尽量在23点前入睡,保证7~8小时睡眠。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。可用温水泡脚或听轻柔音乐,避免褪黑素分泌受干扰,减少失眠和晨起疲惫。

三、寻求药物的帮助

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后,情绪仍未改善,甚至出现严重低落(如对一切事物失去兴趣、自我否定、甚至有消极想法),可能需要专业医疗干预,此时需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。

1. 药物治疗

常用的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-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(SSRIs)(如舍曲林、艾司西酞普兰等),能帮助大脑更有效地利用“快乐激素”5 - 羟色胺,从而改善情绪,能提高大脑中5-羟色胺水平,从根源改善情绪。这类药物需从小剂量开始,一般2~4周起效,全程需遵医嘱,还可能出现的常见副作用如初期恶心、头晕,通常随用药适应后缓解,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,若严重需及时告知医生。

2. 光照疗法联合用药

对季节性情感障碍,每天接受30分钟10000勒克斯的强光照射,相当于晴朗夏日上午 10 点左右的自然光强度,配合SSRIs类药物,效果往往更显著。

温馨提示:

某些药物可能加重情绪低落,一定要谨慎使用,避免“雪上加霜”。比如:长期服用降压药(如利血平)、避孕药、镇静催眠药等,可能影响神经递质平衡。若出现情绪异常,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方案。


作者: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李冠静 药师

审核专家: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 王娟 主任药师

编辑:朱国旺

审核:董得时



Copyright CPA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由中国药学会秘书处主办 联系方式:010-67095470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非法镜像。京ICP备05051953号-1

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101号